⭐東方アレンジPV「無意識レクイエム」【森羅万象】/古明地恋(pid:75580467)⭐
间章,写于 Unity 课程学习完毕。
静下来想想,自24年7月份离职以来,玩是玩爽了,甚至期间还去了西藏旅游了一趟,达成了一辈子也不会有的成就,虽说关于西藏游的记录还没整理出来。好了,回归正题,离职的那个时候,心里想着的是,借着7、8月份的时候,将 Java 相关的技术栈全部梳理学习一遍,然后趁着金9银10去找工作,结果是在玩。
而关于不想去找工作的原因,除了厌恶965外,有一部分原因就在于不想打死工。如果没有自由意志的存在,那不如拥抱死亡。这一点在程序员上,虽然是以我的视角了解的程序员,尤为明显。
自20年毕业,经历的2份开发工作,差不多4年的工作经验,第一份开发工作还算轻松,至少工作氛围比较好,而第二份工作,只能说草台班子,不清楚这两者那种是整个环境的常态。虽然就网友的吐槽来看第二者占比更多,但也可能是认知偏差。但就结果来说,以我目前的程度,也只能做到工蚁的程度。而想其他大神那般,在技术上挥斥方遒,以我目前的程度,做不到。不仅是个人能力的问题,还需要公司提供平台相辅相成。
想起我看过的一本以程序员作为主角的小说。主角所在的公司是做服务器业务的,比如其中有一项是超融合业务(这个名词能被我记住还是因为游戏王里有这一张卡),关就这一点就已经是我完全不了解的内容了。在故事中,背景是公司被设计,导致各项业务不断出现bug,而主角的金手指就是能直接看出bug在哪,故此在公司中力王狂澜,从一实习生逐步升至股东,成为资本的一员的过程,目前我也只看到了这里。
自问我无法做到主角这种程度,甚至连他在那一层都无法认知,类似你若不了解我,见我如井底之蛙抬头见月,若了解我,便是见我就如一粒浮游见青天。
而关于计算机,仅就我工作的 Java 开发这一领域,其广度与深度就已经是当下的我不能企及的(虽然也是我没认真的去了解过),跟别提整个计算机领域了。
吾生也有涯,而知也无涯。也因此,我对未来产生了迷茫。如果仅就养活自己,甚至是未来养活家人,就这样草草的随便找个工作,按部就班下去,对我来说没什么难度,但这样下去也只是纯纯的混日子,日复一日,直至消亡。我要往何去,我要做到什么程度,我要留下什么东西,甚至是我想诉说什么,这几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。虽然以往也有在思考,但也一直处于逃避中,比如将精力投入工作,或者娱乐中。
虽然现在的我也无法回答,也知道当下迷茫的我应该要做什么(经历)。但仍然在逃避啊,一天天。
另一方面,世界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。由出生、天赋、机遇、选择、时势等各种非人力所能决定的因素产生,并引发了自己内心极度的不平衡感,于是找了个借口,努力不一定会成功,但摆烂一定很快乐,同样是逃避。虽然自己也很清楚,只有努力了,才有可能在机遇来临时做出更多的选择,甚至是能认知机遇。
好了,回归原题,怎么一说,原题是啥。上文是对我为什么离职后为什么摆烂做了个说明,而接下来,讲的是在这长达快一年的摆烂途中,我唯一的目的是什么了,也就是让我摆烂的借口是啥。
学习的节奏。
甚至在友人与家人问我近况如何,未来的规划如何时,我都羞于说明,都是用在摆烂,找不到工作来塘塞过去。毕竟,这个理由太离谱了,毕竟人天生就会学习,如同本能一般。而结合我以往的表现,我要是怎么说,就像借着考研的理由,一直在玩的人一样,甚至考研这个理由还更加合理。虽然我真的用过考研这个理由,而实际表现是我就在玩,甚至之前的7、8月份,梳理完 Java 技术栈后再找工作也是一样。
人与人是无法相互理解的,我的内心还没强大到能无视周围人的目光,故这个理由我无法说出口,羞耻,或者说面对自以为的他人可能的难以置信与嘲笑的看法。
我所想做到的学习的节奏,一句话来说,就是对知识的狩猎。《诡秘之主》里有这样一个神明,隐匿贤者,祂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无分善恶的给同途径的非凡者灌输知识,由此产生了“知识逐人”这一现象,而遭受这一现象的非凡者,大都因无法承受过度的知识,导致自身的非法特性失控。对比现实中,比如程序员是个终身学习的职业这句话,其表现出的现象一致。一直被不断推陈出新的概念与技术所追逐,为了不被淘汰,只能无暇顾及的往前奔跑。但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被知识所淹没,跟别提现实中还有对于程序员来说35岁的这一个筛选。
(到这以及写了快3小时了,有点脑疲劳。)
除了这个外,回顾过往的前半生,小、初、高、大,到现在的社会,一直是被知识所追逐,并经过了一道道滤网。
学习这个动作,可以拆分为两部分,学习的对象,与学习的方法。以往学习的对象由外界提供,并由外界推着我走,直到不学的代价能被我粗浅的眼观所接受后,就停止前进,原地摆烂。再加上我自认为的比他人高一点的天赋,产生的毫无努力要素的学习方法。天赋不如开挂的天才,而努力又不及脚踏实地的愚者,以及不知从何时起失去了热情(可能是某一次被否定,某一次辜负他人期望,某一次机会的错过),导致了现在眼高手低(内心脆弱,不断逃避)的我。
指望他人是不现实了,这样只会回归以往的情况,虽然不排除这个他人能让我达成我所期望的,但现实…….
(上述又写了半小时,不议论了,直接说结论吧)
说白了,学习的对象,就是兴趣,学习的方法,就是为了兴趣需要的最大效率的方法。而我真正的兴趣仍然不知道,只能跟着现在偶尔的渴望与冲动来作为假象兴趣,并以此为对象慢慢重新建立学习方法。
做游戏,就是我当前假象的对象之一(实际是讲故事,游戏只是载体之一,但却是最全的一个载体,能包含我大部分的冲动)。而学习方法仍然在摸索中,现阶段就是尽量不被我排斥(不然可能直接摆烂)。
回顾下本次学习 Unity 基础习惯的学习方法。手段是看教学视频,并做笔记。第一个时段是边写边记边实践,然后在途径一个大问题后直接摆烂,之后也尝试重新续上,到打开 Unity 软件时,又逃避了。而在第二个时段,抱着先过一遍视频,再实践的想法,结果是软件完全没打开,视频反而一个个看下去了,虽然这样导致的就是所学的内容完全浮于表面,根基浅薄,但也比直接放弃好。而关于实践这一块,打算单独作为一个阶段进行。
得出的结论是我不适合边学习边实践的类型,反而适合先全部了解一遍后,回过头再全部实践一遍。前提是不能在实践的阶段直接摆烂放弃,这一点还没实践过。以这一结论回顾,我更擅长于摸爬滚打,反而对按部就班提不起劲。
只得出了这一指导性结论。
其他的,比如早起、晨间日记、运动、行为记录,之类的,只能说实践的还少,见效不大,但就长远来看,是有必要的,只能在不被抵触的程度上慢慢试探了。不过冰心诀倒是有用,直接见效。
以上。
少女祈祷中。
(结束一个小时后)突然想起来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分析我之后要不要去上班,是继续程序员还是转教师,这些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