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24-8-9,周五
天气:晴天
前因,趁现在因为fj暴雷的事情,有些杂念,无法安心躺平,所以,做下记录,整理下思绪吧。
对于暴雷的看法,不能说毫无感觉,只能说大快人心,但这也是站在我的角度看的。换位思考,对于领导层,说不定把整条产品线裁了才是更有利益的做法。看法就那么多吧。
重点还是自己,到现在,8月过去一个星期了,(虽然不想习惯以星期作为单位),自我的养成进度仍然没什么进展。一直在玩,疯狂的玩,单单局限于个人,窝在十几平的房间,不闻窗外。玩的内容不是重点,重点是摆脱不了躺平的心态,哪怕稍微想搞点事,也仅仅只是颅内高潮一会。始终在消耗梦想,却一事无成。虽然在离职前就已经预见了这种可能,但实际确实是这种可能,还是让我对自己有些无奈啊。
找不到想做的事情,或者说,就算找到了,也是好高骛远的,其他的,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顾忌,或理由,而把这个念头打掉,但本身的驱动还是躺平。刺激感,或新鲜感。也只能借着想想来麻醉自己了。麻醉这个词很贴切。
安全感,我各种各样顾忌的源头,社交、责任、做出行动后可能的报复,等等。回想起来,如果说我的冲动是基于搞事情与对人类未来的焦虑,但各种畏缩不前的理由,则是我在害怕着报复。多做多错,不做不错。但相对应的,我也会在我安全感的可执行范围内搞事,至少证明了我确实有搞事的想法。
安全感,有一方面来源于认知,而认知又源于经验。当我所处的环境已经让我完全熟悉了,那么就表示我已经安全了。这个安全感的界定?未来的预期?
该死,思绪有点混乱了,起杂念了。可乐的糖分确实能一定程度上缓解我的焦虑。焦虑感吗。
举例说明,上学时,适应学校这个环境,所以需要照着学校的规矩来,才能保全自己。上班时,面对工作这个环境,也需要照着公司的规矩来,才能保全自己。而保全的最低限度,则是能混下去就够了,不主动去追求什么,也不会主动去索取什么。取得的成就,比如上学时的理科成绩,大学时的竞赛,也仅仅只是在能力范围之内能轻松达到而已。而工作时,想着以另一种我更爽的心思做到某个需求,感觉不像是出于轻松,应该是出于追求,这个先记录下,之后分析。
也就是对过往来说,我所达到的成就,基本上是在安全的范围内,不用多费心思就能达到的,耗那么点精力,就能收获到更大的精神上的喜悦,是值得的,也是安全的。而对于我现在这个处境,也就是说,不需要竭尽全力的去活着,当然是怎么轻松怎么来。这跟安全感又是另一个观念,也就是躺平。
安全感的源头是我个人吗,但感觉不太像,死亡,疼痛,绝望,也可能是生物本能。掌控感,比如我害怕交流,仅仅只是因为交流会暴露我自己,而且完全无法对对面的行为做预期。感觉前者才是原因,暴露自己,说实话,我的很多行为确实是害怕暴露自己,至于具体在害怕什么,不想暴露什么,自评下来应该只是心理上的恐惧感而已。
首先活着很容易,而且这个对象,感觉也仅限于我自己,不,说不定我自己也算不上。找个工作,这就跟在学校,被动的上课一样,是为了能在这个社会环境中生存而去做的事情而已。而安全感,则是满足这个生存的前提下,不暴露自己而已。而搞事情,则是基于这个为了生存而做的事情,如果仅耗费一点精力,就能获得十足的回报,那不建议去活动活动,但感觉这跟暴露又有矛盾。
有点复杂,那么,暴露不是本质,安全感才是本质,暴露的概念也仅仅只是在交际中出现的概念,更应该说与他人的交际,所产生的不可预知性,会让我很没安全感,所以才害怕暴露。至于为什么会没安全感,又是另一个分析了。
家庭原因?因为语言会产生暴力,而且因为对象不是我,我只是旁观(但是精神暴力是有我的),所以不如不语言,这个路径在我心中根深蒂固,所以才导致现在这个念头的吗。在生存上不得不依赖对方,所以只能适应对方的规则。
那么回归现在,基于生存,所以得出安全感,而另一方面,确实会有搞事的冲动,这两个是对立的观念,以往我都是在足够安全的前提下,在尽可能小的范围与消耗内,才稍稍满足自己的冲动,比如借着为了生存而需要做的事情。而现状,是我的生存,或者说仅仅只是当下,完全不需要做任何事情,所以满足冲动需要比较大的消耗,所以不值得实际去行动。
冲动感,实际就是欲望,而消耗,就是价值,比如抽卡,就是一个很简单的,且代价理性上看起来很大,但感性上却不大的一个满足欲望的行为,因为其代价被每天的劳动分期支付了。其余也是一样,说是冲动,但本质就是欲望而已。
接着就是价值了,在满足生存安全感的前提下,才能谈所谓的欲望。而我以往的行为,都是借由为了生存而做的事情,所得的产出去满足的。但也仅局限在了这个产出的范围之内,虽然现在这个副产物是钞票。顺便说下,学校的产出是知识。
生存的物资,以往的来源是父母,现在是基于社会的个人劳动。以及生存,安全感,都只能局限于当下,除非我的被迫害妄想症很强,威胁到现在的我。
而基于生存的行为,所得得产出去满足欲望,都是被动的满足,而为了满足欲望,而自主的去得出产出,是主动的满足。
关于安全与欲望的关系,分析到这就差不多了。是正反两面,一者来源于危机感,一者来源于满足感。
责任感,感觉这个是指安全感的适用对象。对象大了,比如到了国家、社会、人类这个群体,那么所需的安全感就大了天了。
所以,欲望能否脱离于生存?能的,有极度自我的艺术家这个词。
而科研工作者,不排除有基于责任的,与极度自我的。也可能是还没到两者诀别的时候,当下就能同时满足两者。
基于这个观念,那么试用于我的方法论呢。
to be continue。。。